文章
  • 文章
搜索

景点推荐

首页 >> 新闻动态 >>体育旅游 >> 体育旅游|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体旅融合新路径
详细内容

体育旅游|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体旅融合新路径

体育产业是极具增长潜力的产业,旅游产业是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在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对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提出了指导思想和一系列工作部署,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意见》从宏观层面要求制定体育旅游发展纲要,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编制国家体育旅游重点项目名录,发展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从微观层面要求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旅游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鼓励国内旅行社结合健身休闲项目和体育赛事活动设计开发旅游产品和路线。这为体育旅游下一阶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展体育旅游产业,首先需要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体育旅游。总体来看,休闲是时间的视角,即工作之余闲暇时间的安排;旅游是空间的视角,即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前往异地,陶冶身心的一种行为;体育是活动方式的视角,即包含身体锻炼、游戏、竞争要素的身体运动。因此,从休闲的角度看,体育旅游是居民将一部分闲暇时间用于前往异地从事身体运动;从旅游的角度看,体育旅游主要是以身体运动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旅游产品;从体育的角度看,体育旅游大体与时下热门的户外运动所包含的内容一致。可以说,不论从哪个视角看,体育旅游都是值得大力发展的一个产业。

一、体育旅游市场分类细化,机遇与市场同在
近年,我国一些地方开辟出具有体会特色的项目,如漂流、攀岩、滑草、温泉浴以及自驾游等内容。同时,以体育为名的一些地方旅行社也开始成立并开展相应的经营活动,且各级部门也把发展体育旅游,作为拉动当地旅游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活重点。一般说来,体育旅游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赛事类旅游体育,以到异地观赏各种大型旅游比赛为主。譬如奥运会、世界杯小到民间体育交流性质的体育比赛等。相对其旅游市场面广,消费心理易普及化。相对其旅游市场面广,消费心理易普及化。
探险刺激类运动。以漂流、冲浪、帆船、帆板、攀岩、滑冰、滑雪、滑草、穿越、蹦极、洞穴探险、汽车摩托车越野等具有一定专业性及危险性的体育项目而进行的旅游体育。其市场总体呈现年轻化,目标群集中在80、90年轻群体。民族传统类。以武术、赛龙舟、抢花炮、板鞋竞走、跳竹杠、日本相扑、西班牙斗牛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的旅游体育。

休闲保健类运动。指具有使体育参加者得到休闲娱乐和保健目的的旅游体育如以高尔夫球运动、游泳、垂钓、健身健美运动、体育保健与康复运动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体育。相对于其市场发展迅速与总体消费偏低、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发展水平差距,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健身类的体育旅游项目又集中于锻炼身体和发展兴趣两方面。

文体活动参观。指参观著名体育建筑、基地、体育博物馆、体育组织或机构、体育名人的训练等以从中学习体育专业知识以及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体育爱好者共同交流、切磋、提高的旅游体育活动。其市场起步晚,但市场前景趋好。
会展综合类。指以体育为主题的节庆、会议等大型体育活动、以体育为主题的主题公园和有较多体育设施的公园中的综合性旅游体育活动。其市场容量较小,一般会有时间限制。
作为国内市场上处于起步阶段的体育旅游的细分及垂直十分明显,细分化的体育旅游市场使得在行业发展初期能避免创业公司的同质化竞争,压缩各自的市场空间及发展机遇。细分化明显的体育旅游行业将促使更多的初创公司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成长空间,这也正是体育旅游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冬奥会申奥成功助推体育旅游发展
奥运经济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投资标的的选择需要顺应周期特征。奥运会为主办国所带来的收入在奥运经济周期内呈现出平稳增加—高速增长—逐步回落的趋势,所带来的收益集中于举行前后的3至5年。奥运会前期,场馆建设、交通建设板块受益最大。奥运年期间,由于大量游客涌入产生的消费效应,餐饮业、酒店业与零售业受益最大。奥运后投资效应和消费效应减弱,由文化传播效应拉动的体育板块与旅游板块受益最为深远。

我国现在处于2008年夏奥会的后周期和2022年冬奥会的前周期,体育文化的传播效应将持续发酵。自1994年以来,国内的体育旅游收入每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未来随着冬奥会等一系列体育赛事的刺激以及交通设施、场馆配套设施的完善,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加快。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体旅融合路径分析
与发达旅游国家相比,我国体育旅游发展起步晚,无论从规模还是经验而言,客观上都存在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譬如领域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差、产品结构单一、形式老化、内容陈旧缺乏创新以及在开发和推动国际体育旅游方面尚存在困难。
然而旅游和体育的融合交叉可以顺应趋势发展,满足未来体育爱好者对体育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提高人们参加体育活动兴趣和积极性的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成为体育人口;利于教育用户加强体育运动,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体育发展区域不平衡的状况以及推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行业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国外,旅游体育已经得到了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已成为了人们喜爱的一种体育形式和生活方式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一是体育旅游与赛事深度结合。票务资源是观赛/参赛旅游的核心资源,和赛事深度绑定不仅保证了赛事门票的来源,还可以拿到赛事相关的一些独家资源,营造深度体验性的产品。从长远发展来看,和赛事深度结合也可能介入到赛事整体的品牌营销层面,当然这需要对等的实力。对于一些长尾赛事来说,尤其是以国内的赛事为例,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是他们重要的变现渠道,作为高客单价的赛事衍生品,来自旅游的收益很可能超过赛事本身的报名收入。旅游产品和赛事是天然的匹配关系,赛事给旅游提供了新内容,旅游又为赛事带来了消费人群。

二是强化城市赛事特色,打造品牌。要要适应大众旅游和大众体育时代的形势,把体育旅游作为增强全面健康的重要形式,这是保持体育旅游群众参与性的必然要求。如今,“亚健康”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更加渴望健康,体育旅游作为重要的生活方式,有能力为增强人民体质和实现“健康中国”做出更大贡献。如以城市文化为基础,开展健身运动、体育赛事等。目前我国有近百个城市上开展了城市马拉松的活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发、无序、重复性、重规模、轻质量等问题。我国还缺少像伦敦马拉松、环法自行车赛以及四大网球公开赛等知名品牌的体育旅游节事,这需要国家统一规划、重点突破,着力在特定类型培育一到几个精品,通过持续加大宣传和市场培育,打造我国的体育旅游精品品牌,逐步扩大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是开展地域特色运动节庆。要始终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努力从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这是彰显中国文化、唱响中国声音的明智之举。近年来,我国各地在龙舟、风筝、那达慕等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方面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期待今后加大国际化推广力度,在国际体育旅游产品体系中不断增添中国符号。

四是既要推动特定时段的体育节事活动,也要注意引导和借势已经形成相当市场规模的日常体育旅游市场。如每年国内都有大量球迷穿梭于足球、篮球等市场化程度高的体育赛事的主客场之间,努力为他们做好服务,也应成为体育旅游的工作内容。

五是加强各单位体育设施的开放和各类体育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这些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和游客,这是一个已经呼吁了多年的老问题,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许多优质体育资源仍然存在为少数人服务和大量闲置的现象,需要通过体制和市场手段尽快加以盘活,使其发挥应有的效应。


地址: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35号国侨办西办公楼3F   邮箱:ccsta@chinata.com.cn

Copyright 2018-2025 www.chinacst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京ICP备12047469号-10    公安备案:11010102004760

技术支持: 创和全网营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