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景点推荐

首页 >>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 体育+旅游,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
详细内容

体育+旅游,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

2020年初,福建厦门“跑步爱上一座城”马拉松大赛,吸引来自全国各地及肯尼亚、埃塞俄比亚、日本等41个国家地区近3万人参赛。比赛当天参观游客超2万人,期间产生的住宿、餐饮、纪念品等消费相比2019年的7400万再创新高,可以说是一场体育赛事拉动了一座城的消费。

一、解码体育旅游

现代意义上的体育旅游,起源于1857年英国人成立的登山俱乐部,之后各国相继效仿成立相关俱乐部。20 世纪初期,国外的体育旅游开始逐渐具有规模性。

(一)我国体育旅游,按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

1.萌芽阶段

以宫廷狩猎、蹴鞠活动、龙舟竞渡、游学等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为典型代表。

2.兴起阶段

以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大型赛事为主。

3.发展阶段

以第八届全运会为起点的大众体育运动休闲。

4.快速提升阶段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后体育进入以体育场馆、体育公园建设、体育用品开发、体育赛事举办等为主。

当前随着全域旅游的大发展,迎来了以体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时代,体育旅游的春天已经悄然到来。

建宁花海跑将自然之旅与体育运动充分结

(二)构成体育旅游的三大要素:

1.体育资源是核心

比如欧洲有曼联、皇马的门票资源,才能把游客吸引过去;比如阿里体育有跟梅西、C罗共进晚餐的资源,构筑其高端、定制化的私人体育旅游。

2.旅游消费是根本

单纯的体育运动,不与旅游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寄相结合,未产生旅游经济价值,比如说公园里或者小区广场上的健身、乒乓球等活动,便不是体育旅游。

3.产业融合是方向

即必须有核心的体育资源特征、必须有旅游的产业要素,两者跨界融合,缺一不可。

“为荷而来·花海骑行”吸引众多车手

二、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一)“体育旅游+文创”

常见的业态有五种类型:

1.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园

2.体育特色小镇

3.体育旅游装备制造研发基地

4.体育文创产品

5.体育文化演艺活动

(二)“体育旅游+乡村”

体育搭台,乡村旅游唱戏,根本在于扶贫、富民。

不断探索优化的“全民健康运动+ 精品赛事 + 户外基地 + 扶贫”一体化运作模式,通过入股经营,使当地村民从景区的收益当中获取收入;

不忘初心·难忘下党”寿宁屏峰越野赛

参与景区建设,通过务工增加收入;

通过售卖农特产品来增加收入。

贫困群体拥有更多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机会,使“体育 + 旅游 + 扶贫”成为脱贫模式的典范。

(三)“体育旅游+竞赛”

一场赛事点燃一座城。

主要常见的业态类型为两大类:

一是专业竞技赛事,如亚运会、全运会、奥运会等,这些赛事虽然在特定的一座或几座城市举办,但可迅速成为周边乃至全国性的热点,大众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均在短时期内达到顶峰。

北京奥运创造全民运动的新纪元

二是运动节会形式,更加注重大众的参与性,如创办于2014年的“海洋杯”中国·平潭国际自行车公开赛,在中国首次将海洋文化与自行车运动结合,是中国规模、水平均居前列的国际自行车赛事之一,于每年6月在中国唯一对台交流合作实验区、中国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平潭岛举行。

赛事与旅游、娱乐、海洋文化充分结合,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前往参赛、观赛,为城市带来千万价值的赛事经济。

(四)“体育旅游+景观”

体育场所即为旅游吸引物。

属于初级融合,不改变产业原有的形态,没有形成新的业态,主要是体育公园、体育地标性景观、体育场馆等诱发出游客出游欲望,比如众所周知的北京水立方、鸟巢,云南海埂足球训练基地等。

以北京鸟巢为例,截至2020 年2 月,十二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超过5600 万,平均每年超 450 万人次,举办各类赛演活动400余场次,年旅游收入超2.5亿。

福州飞凤山奥体公园步行栈道

与普通旅游客群市场不同,体育旅游的客群市场具有年轻化、高消费、高学历的特征,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

选择体育旅游产品的游客以白领和学生为主,占到市场份额的 80%;

在花费上, 15% 的游客消费在 2000 元以下,45% 的游客消费在 2000 至 4000 元之间,28% 的游客消费在 4000 至 6000 元之间,12% 的游客消费在 6000 元以上。

产品选择偏好以户外徒步、场馆健身、观看比赛、限量体育用品为主,品牌忠诚度高,具有典型的粉丝效应。

福建的体育旅游产品构建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体品产业资源优势,借助全省范围内优良山水资源等生态环境,构建涵盖运动主题公园、体品文创产业园区、滨河健身绿道、体品文创商品等在内的产品体系,通过 IP 品牌的植入、大型赛事活动以及体品文创商品等迅速引爆市场,实现其经济效益。

福建优越的自然资源,成为众多体育运动举办的乐土

此外,还需用跨界的思维提升体旅融合发展活力,体育旅游的发展必须秉承“开放、融合、创新”的理念,一方面加强产业及资源之间的融合,整合当地文化、乡村、温泉、生态等资源,形成“体育 + 旅游 + ×”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用更加国际化的视野引领本地体育旅游的不断创新,比如国际赛事、国际体育名人的引入以及国际会展、国际体育旅游赛事的参加等,培育体育旅游自身发展的持续动力。

来源:顶尖商学院

本期编辑:马方波

责任编辑:周静

审 核:韩益民


地址: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35号国侨办西办公楼3F   邮箱:ccsta@chinata.com.cn

Copyright 2018-2025 www.chinacst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京ICP备12047469号-10    公安备案:11010102004760

技术支持: 创和全网营销 | 管理登录
seo seo